在歐盟峰會即將召開的前夕,由於德、法對於希臘債務減計方式仍有爭議,市場對於會議結果充滿了不確定性,加上大立光對於本季營運展望保守,蘋果概念股再度轉弱,使得盤面上觀望氣氛濃厚,傳產的水泥、玻璃、汽車、觀光百貨、金融趁隙反彈,電子則轉為弱勢整理,終場加權指數小漲 10 點收在
7254,成交值僅 653 億創下 2009 年 3 月以來新低,人氣持續退潮,週線下跌 103 點,回補了上週的跳空缺口。
這波全球股災的始作俑者歐美股市對利空反應早已鈍化,本波反彈美國三大指數與英、德、法國都已站上季線,反倒是亞洲與新興市場股市因熱錢急遽撤出,股市跌幅反而大於發達國家,近期亞洲僅有韓、馬股反彈曾觸及季線,表現遠不如歐美市場,中國更在中小企業倒閉潮蔓延下一路破底。而台股受到內外圍市場充斥利空的影響,加上月底前季報公布期限將屆,投資人紛紛退場觀望,大盤因此回測月線並回補 10/7 的跳空缺口,不過隨著希臘國會已通過緊縮方案,預期 11月初紓困資金可望順利撥款,加上大盤月線將扣抵 7046 低檔區,月線即將止跌翻揚,預期下週指數有機會隨著消息面趨於明朗出現反彈,惟須避開財報不佳族群。